陈蓝:大学教授进入太空,这是一段重要历史的开始_环球即时

2023-05-30 08:41:36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蓝】


(资料图)

北京时间5月30日上午9点31分,载有神舟16号载人飞船和三名航天员的长征2F遥16火箭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

2003年10月15日,几乎同一个时刻,神舟5号飞船在同一个发射台点火升空,将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那次发射全球瞩目,数亿中国人几分钟后在电视上看到了飞船升空的录像。转眼二十年过去,中国自己的大型空间站已经建成。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发展阶段的首次飞行,但对于广大国人来说,载人航天飞行真的已经成为平常事了。

其实,神舟16号此次飞行并非乏善可陈。除了这是空间站应用发展阶段第一次飞行,以及一年中最早的一次载人发射,第三批航天员朱杨柱和桂海潮以“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身份首次亮相,也是这次飞行中最值得关注的看点。

神舟16号机组合影,自左到右为桂海潮、景海鹏、朱杨柱(图源:新华社)

飞行工程师的主要职责是飞船和空间站的管理和维护。载荷专家则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运行和实验操作。他们一般从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中选拔,不再需要超强身体素质和丰富战斗机飞行经验。载荷专家更可以认为是飞船的乘客,他们没有编入隶属军方的航天员大队,上空间站就是为了完成实验工作。朱杨柱和桂海潮入选航天员前都是大学教师,他们就是普通人。

朱杨柱在国防科技大学度过了本科、硕士、博士十年大学光阴,随后在原解放军理工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后。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北航获得了学士和博士学位,在加拿大约克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神舟16号让中国诞生了第一位航天飞行工程师、第一位载荷专家、第一位非军人的平民航天员。

其实,前苏联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就开始从工程技术人员中选拔飞行工程师。而世界上最早的平民载荷专家在40年前(1983年)就随航天飞机上天飞行了。那时的中国每年只能进行1-2次卫星发射。太空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竞技场,我们只是看客。载人航天和空间站对那时的中国人而言是极其遥远的梦想。而今天,我们几乎在太空中每个方面都赶上了美国,超越了俄罗斯。中国第一位平民航天员的升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过,平民进入太空的历程艰难而曲折,NASA的载荷专家早已成为历史。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这段历史,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1961年,加加林完成人类首次太空飞行。此后20年里,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大部分都是喷气战斗机飞行员出身。他们身体和心理素质绝佳、实际飞行经验丰富、又经历长期艰苦的航天飞行训练。对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太空飞行的门槛高不可攀,是一生都无法实现的梦想。

太空飞行高门槛的最主要因素是飞船起飞和再入大气层时的大过载。早期飞船如苏联东方号和美国水星号都采用无控制的弹道式再入,产生的过载高达10G以上。通俗地说,就是人体要承受十倍以上自身体重的受力,这远超普通人的生理极限。

半弹道式升力再入技术的出现降低了过载值,其代表作为苏联联盟号和美国阿波罗号飞船,它们的过载值只有早期飞船的一半左右。苏联从联盟5号开始,便有工程技术背景、非飞行员出身的飞行工程师参加飞行。但飞行工程师仍然是职业航天员,由于昂贵的发射成本和飞船有限的座位,真正的普通人依旧只能望天兴叹。

航天飞机的出现为普通人进入太空打开了大门。由于采用升力滑翔再入方式,它的起飞和再入过载低至2-3G,甚至低于过山车。它还被设想成一种频繁发射的大型载人航天运输工具,最终能实现每周一次发射,每次载10人。在当时看来,人类大规模进入太空的崭新时代似乎已呼之欲出。

表1:历史上载人航天运输工具最大过载值

为了适应大规模太空飞行的需要,NASA为航天飞机设计了任务专家和载荷专家两种岗位。他们都不需要飞行员经历,对身体要求也不高。但他们必须是飞行任务相关领域的专家,一般是科学家或工程师。任务专家依然由NASA选拔,属于职业宇航员。他们需要对航天飞机和携带的实验设备有深入的了解,能在多次飞行任务中全面负责实验工作。

载荷专家门槛要低得多。他们不是NASA雇员,也不以宇航员为职业,是真正的普通人。载荷专家通常来自实验项目或飞行任务的发起机构。他们只需要掌握和本次任务相关的技能,通常经过几个月的简易训练就能参加飞行。任务完成后,他们便返回原来的工作岗位。有个例外要说明一下,NASA把参加国际合作任务的外国人都算做载荷专家,但其实他们很多是本国的职业宇航员。

1983年11月28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携带“空间实验室一号”升空,来自德国的物理学家伍尔夫·梅尔伯特和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加拿大合作项目的研究员拜伦·利希滕贝格成为首批载荷专家。

次年,麦道公司的查尔斯·沃克成为第一位来自企业的载荷专家。1985年,美国参议员杰克·加恩以载荷专家身份参加了发现号航天飞机的飞行。同年,来自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王赣俊博士成为第十位载荷专家以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华裔。参加太空飞行的平民宇航员在不断增加。

王赣俊博士(图源:NASA)

1986年,首位“太空教师计划”载荷专家、女教师、平民宇航员麦考利夫在挑战者事故中遇难。这是个转折点,NASA对平民参与航天飞行突然变得谨慎起来。载荷专家每年的飞行人次从10次以上降为不到4次。2001年,在哥伦比亚号事故中,最后一位载荷专家、来自以色列的依兰·拉蒙不幸遇难。由于这次事故,加上国际空间站实验数量猛增等原因,NASA终止了载荷专家计划,相关工作全部改由任务专家来负责。2011年航天飞机退役以后,NASA更强调职业宇航员的“全才”要求,任务专家和其他宇航员的界限也变得模糊了。

NASA载荷专家计划开普通民众进入太空之先河,影响深远。但航天飞机两次失事使NASA回归保守,平民进入太空的进程嘎然而止。不过,挑战者号事故正值戈尔巴乔夫大力推进苏联变革之际。苏联航天开始向西方开放,为平民进入太空打开了另一扇门。

苏联飞行工程师的入选门槛高于美国的任务专家,更高于载荷专家。但依照数十年来联盟号飞船积累的大量经验所得到的结论是,普通人参加太空飞行已无技术障碍。1990年,和平号空间站迎来了第一位付费的平民宇航员——来自日本东京广播公司的记者秋山丰宽。第二年,参加英国BBC广播公司节目遴选出来的平民女性海伦·沙曼乘坐苏联飞船到和平号进行了一次“公费旅游”。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